來源:黨群工作部 發布時間:2021 年 07 月 22 日 瀏覽次數:1616 作者:王桂珍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博遠置業公司黨委深入貫徹落實“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要求,結合實際工作,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學習成果轉化為便民利企、優化服務的行動自覺,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扎實學習 筑牢“辦實事”的信念根基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博遠置業公司黨委充分認識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系統謀劃、精心組織,統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組織成立博遠置業公司黨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研究制定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和工作提醒,解決“學什么、怎么學,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畫出清晰的路線圖。通過全面自學、專題學習研討、現場學習教育、專題黨課、專題培訓等多種形式深化學習,強化黨員理論武裝,筑牢“我為群眾辦實事”的信念根基。
27場以學習黨史為主題的黨日活動在基層生動展開,推動黨史學習入腦入心;100多名黨員積極參加“黨史知識競賽”活動,進一步鼓濃學習氛圍;120名黨員分赴革命圣地進行現場學習教育,汲取紅色力量;2個黨支部與業務單位黨支部聯合開展以學黨史為主題的黨日活動,促進溝通交流、凝聚共識……在公司黨委的統一部署下,一系列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層出不窮,充分調動并增強了黨員干部踐行初心使命的責任與擔當意識。
抓住關鍵 切實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
辦一件實事,就暖一片人心。
博遠置業公司黨委始終將解決社會關注、群眾關切的問題放在心頭上,通過座談、走訪的形式,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列出10項“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清單,逐一銷號落實,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期待。
丹江口樞紐工程是丹江口市一張亮麗的“名片”,為更好地滿足市民對丹江口水利樞紐的美好期待,上半年博遠置業公司對上壩路和相臨的龍山賓館區域環境進行全面整治,裝飾美化上壩路擋土墻,重新規劃修整上壩路道路;對左右岸壩區原有綠化進行重新規劃設計施工,對環境整治內原有植物進行移栽,新鋪植馬尼拉草坪40000多平方米,種植各類地被植物18000多平方米,栽植各類花灌木2000余株,設置“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水滴等雕塑;清理整理壩區雜亂坡地,種植“野花組合”10000多平方米等。通過重新規劃設計景觀造型,積極構造水源地生態屏障,打造天藍、地綠、花紅的美麗壩區,吸引著更多游客前來觀光打卡。
丹江口市城區28個居民小區的物業服務由博遠置業公司承擔,為切實增強業主的幸福指數,博遠置業公司積極推進物業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搭建數字信息化服務平臺,在各小區安裝監控設備和智能門禁,逐步實行車輛牌號及人員識別出入;主動協調解決業主反映的難點痛點問題,對小區亂堆放、亂停車、飛線以及無序充電等問題進行整治;開展婦女節送花、端午節送“艾”等暖心服務;探索與社區、小區黨支部、業委會之間的小區共商共建模式等。上半年博遠置業公司共收到業主送來的感謝錦旗5面。
機關各部門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堅持每周下基層指導工作,根據各基層單位工作中出現的疑問、難題,進行面對面指導、實打實解題。指導基層黨支部規范換屆選舉、規范財務管理、解讀員工薪酬管理辦法、細化資產臺賬、標準化推進安全管理、指導網絡安全等,實實在在為基層紓難解困。
對接需求 “我為群眾辦實事”四面開花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
博遠置業公司上下以人民群眾的呼聲為導向,在積極推進10項“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外,各黨支部主動對接群眾需求,增強“接單”意識,引導全體員工形成工作合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6月8日,商貿聯合黨支部與機關黨支部聯合開展“學黨史 悟初心 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們頂著炎炎烈日,清理漢江新天地停車場里的雜樹雜草,為業主創造了良好的經營環境。
碧水方圓小區里有幾處綠地被踩出了人行小土路,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滿腳泥濘,給業主出行帶來影響。為解決這一問題,小區物業的黨員想出用廢物利用的解決辦法,帶領員工們拉來了200多塊廢棄路沿石,鋪設出了4條蜿蜒小路,不僅解決了群眾困擾,還為小區環境增添了亮點,受到了業主們的稱贊。
在十堰燃氣爆炸事故發生后,物業管理分公司黨支部組織專業維修人員對租賃資產進行燃氣安全隱患排查,車隊黨支部則組織對在漢租住的6套員工集體宿舍開展了天然氣安全檢查,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此外,漢江文旅公司黨支部在幽長的龍山南路增添路燈,為群眾照亮了“出行路”;松濤山莊管理處針對大部分員工常年沒有休假,黨支部積極協調解決員工調休;武漢分公司黨支部積極想辦法為25間員工宿舍改善環境;車隊黨支部購買飲水機解決司機安全飲水問題;離退休黨支部幫助退休老同志進行養老保險認證……
下一步,博遠置業公司黨委將繼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及時了解人民群眾的需求,推動各項便民利民措施落地落實,切實為廣大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